風淋室在居民身份證制作車間應用
昨天,市公安局居民身份證制證中心向市民開放,數十位市民換上防靜電的專用工服、帽子,走進制證車間,近距離觀看了居民身份證的制作過程。本報記者方非攝
昨天,市公安局人口管理總隊民警帶著市民,走進居民身份證制作車間,解密一張居民身份證的“誕生”過程。
腳踩進自動鞋套機,“啪”的一聲,藍色塑料鞋套已經蹬在腳下。穿戴好藍色防靜電大褂和防塵帽后,30多位市民在制證車間門外,好奇地向里面張望。
可別小看這道特殊的門。一進去,就是一間電梯間模樣的“風淋室”,待大家都站穩(wěn)了,工作人員一按開關,風瞬間從四面八方吹來。市公安局人口管理總隊證件管理大隊副大隊長余磊介紹,制證車間對環(huán)境要求很高,不能有靜電,不能掉纖維,“風淋室”的作用是吹掉衣服上的灰塵和散落的頭發(fā)。
走進車間,兩米多高的層壓一體機轟鳴著自動運行,技術人員將居民身份證個人信息鏡像打印到二代證制證專用的薄膜上。每8名申領者的信息會打印在前后兩張膜上,相當于一張A4紙的大小。前面的膜上印著居民個人信息和彩照,后面的膜上印著簽發(fā)機關和身份證有效日期等內容。
打印之后,進入惟一一道需要手工制作的工序—預封裝。工作人員要在檢查人臉顏色和雜質問題后,把前后兩張膜固定在一張同等規(guī)格的卡上。